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先生》第三季,向以德性滋养风气的大师致敬、为他们的成就与修为留痕。
李俊贤,1928年生于四川眉山,著名化工合成专家,我国火箭推进剂的创始人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任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院长、总工程师,五十年代至今,多次荣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二等奖等多项大奖,研究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
七一前夕,李俊贤突然向夫人丁大云提出,把一生积攒的3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博士创新基金和困难帮扶基金。一辈子省吃简用的丁大云有些意外。她说:“平时我用钱稍微浪费一点他都要提意见,这个几百万他说赞助人家,马上打电话通过单位就把钱捐出去了。我后来觉得他的想法也对,这个钱该用。”
简短的捐赠仪式上,90岁高龄的李俊贤穿着洗得有些旧了的衬衫和西裤,目光坚定。
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位瘦削且低调的长者,一生和“两弹一星”、长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飞船这一串响亮的名字紧紧联系。实际上,对于这些系统工程来说,如果没有推进剂,就相当于汽车没有汽油。李俊贤正是我国火箭推进剂的创始人之一。
1950年,22岁的李俊贤从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科毕业,家境贫困的他那时只知道这个专业做肥皂好挣钱。用李俊贤的话说:“当时我想认识这个专业,因为我们家很穷,那个时候做肥皂容易赚钱,我们那有蚕丝、有纺织,所以就选了化工,好赚钱。”
60年代初,我国决定发展国防尖端技术,“两弹一星”研制工作启动,时年32岁的李俊贤成为了火箭推进剂研究室主任。从那时起,他便与我国火箭推进剂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一辈子。
李俊贤说,参加“两弹一星”的工作,当时的认识是这样的,“这个东西是我们在国际上能不能有地位,中国人能不能在世界上争到一席地位,能不能保证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下去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因此当时我们在搞这个过程当中思想非常明确,而且也觉得责任重大。”
1966年6月,李俊贤离开北京,到青海的一个山沟里筹建起了黎明化工厂,他担任总工程师,在资料缺乏、经验不足、基础薄弱的条件下开始了火箭推进剂“偏二甲肼”的工业化生产。李俊贤告诉记者:“那时候觉得非克服不可,为了国防的需要,尽快拿出来,怎么让国家富强,你爱你的祖国,就是国家需要你的时候你能够提供优质的东西。”
科研艰苦,生活同样不易,夫人丁大云至今清楚地记得那些吃高粱、睡土炕的日子,“可冷了,不是热炕都过不去。他不管家里,就是一心研究他的专题、课题,我就是生活上照顾他们,是很苦的,什么都买不到,什么都没有。”李俊贤说,那个时候有90%的人绝对不想自己,有了这个思想,一切困难都能克服。
玉汝于成,1970年4月24日,在李俊贤团队研制的偏二甲肼的助推下,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升空,当时许多激动的父母给这一天出生的孩子起名叫“卫星”。但对李俊贤来说,“东方红一号”不仅仅是一颗卫星。他说:“我们国家的《东方红》这首歌在天上响起来,非常高兴,觉得中国人真的站起来了。这标志着我们在航天和武器上进了一大步,意味着我们送上了东方红卫星,导弹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国防实力又大大进了一步。”
直到今天,偏二甲肼仍然是我国大推力火箭推进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俊贤和团队首创的这一工艺长期保持了国际先进水平。
1984年,在青海工作了近20年的李俊贤随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来到河南洛阳,一面先后研制并指导开发出60余种关键推进剂原材料,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导弹等武器型号和重点工程项目;一面开始了对号称“万能塑料”的聚氨酯的研制,让我国聚氨酯新材料工艺和诸多产品逐步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
李俊贤说:“如果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跟着人家走,绝对是跟在人家后面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就要受制于人。”
直到80多岁,李俊贤还担任着河南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今年已是90岁高龄的他还奋斗在科研一线,每天工作至少八小时。李俊贤说:“从相反的方向再做点工作,这个实验要这样子考虑,不要轻易得出结论或者轻易放弃。”
毕生心血躬耕于化工科研,毕生积蓄捐赠给人才培养,在李俊贤心里,国家利益始终高于一切。只要祖国需要,他也愿如同一飞冲天的火箭那样,舍尽人间烟火,只见山河远阔。
(文/刁 莹 李思默 杨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