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世界

位置: 首 页 > 精彩世界 > 正文

永远的可口可乐

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的可口可乐公司成立于1892年,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的市场占有率,从1894年起,可口可乐就以瓶装出售。公司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

但真正能使可口可乐大展拳脚的,还是两位美国律师。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公司的老板埃斯•简道宁的办公室,提出一个创新的商业合作方式,就是由可口可乐公司售给他们糖浆,再由他们投资的公司按可口可乐公司的生产要求及品质保证,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

1919年Erntst-Woodruff在以250万美元买下Coca-Cola公司,到了1923年,他的儿子Robert W.Woodruff,也就是Coca-Cola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成为Coca-Cola的CEO,Woodruff提出,装瓶商应使饮料“需要时随手可得”,并且强调如果Coke不能在消费者口渴时立刻得到,那么市场将永远失去。

1929年,Coca-Cola和他的装瓶商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向商店和加油站提供顶端开口的冷柜销售瓶装Coca-Cola;1937年,该公司推出第一台投币自动售货机。他最知名的举措就是响应二战初艾森威尔将军的号召,保证每个军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以5美分的价格得到一瓶Coca-Cola,而不管其成本为多少。Coca-Cola随着美国军队推向全世界,并且这一优势地位一直保持到1991年。

在二战后以后的几年中,Coca-Cola占有了近70%的可乐市场,上百家小型的地区性软饮料公司瓜分了剩下的30%的市场。

1954年,可口可乐的销售和利润有所下降,这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第一次。1955年,公司更换了1916年以来一直沿用的瓶子,把其容量扩大至12盎司。上世纪50年代后期,可口可乐推出更大容量的可乐瓶,并在食品店中销售。

早在本世纪初“可口可乐”已在亚洲面世,首先在菲律宾生产。1927年“可口可乐”在上海及天津建厂生产,稍后又在青岛及广州生产。

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3家罐装饮料厂,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年销售额近百亿元。

尽管取得如此辉煌业绩,但是可口可乐公司今日的心情已经与当年刚刚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时大不相同了。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饮料企业生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已经成长壮大起来了,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例如中国饮料中的健力宝、娃哈哈、椰树、乐百氏、露露等都是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中国民族饮料工业的代表。 在中国民族饮料工业的压力下,可口可乐公司营销策略开始改变并开始了它在中国市场走向本土化的进程。

随着中国民族饮料品牌的蓬勃发展,可口可乐的市场营销策略在1999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在中国推出的电视广告,第一次选择在中国拍摄,第一次请中国广告公司设计,第一次邀请中国演员拍广告。明明白白地放弃了多年一贯的美国身份。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大踏步地实施中国本土化。受众集中到年轻人的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的青年形象为主体。“活力永远是可口可乐”成为其最新的广告语。

公司的营销策略:1.出售优质产品。产品不必会说话或者会飞,但必须具备某种能被人广泛接受的某种有用的功能。

2.要相信自己的产品。要让产品树立起崇高的形象,并使与之相联系的职业成为一种神圣的职业。要让工作人员认为产品是世界一流的。

3.创造神秘感。创造神秘的气氛虽有背道德,但有助于销售。

4.产品的成本要低。每瓶可乐的成本极低,还不到—美分。

5.在产品到消费者手里之前,让从事流通的人先赚大钱。道理很简单,如果成本低,零售时就可大幅度加价。多年来,凡同可口可乐打过交道的人都变得非常富有,其中包括瓶子制造商、股东、批发商,以及提供卡车托盘和自动售货机的人。这种效果使人们非常感激公司,而且也乐于对可口可乐事业做出奉献。

6.要让人人都买得起。从1886年到本世纪五十年代,每瓶可乐的价格只有5美分,今天它在世界上也不是很贵。因此,第三世界国家的人们也能买得起。

7.产品要无处不在,伸手可及,要使它在舞厅、理发店、办公室、火车上等地方可随时取用。

8.推销产品要精明。这一条听起来很简单,但怎样何时何地推销和宣传产品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9.要宣传产品的形象而不是产品。

10.欢迎竞争。通过激烈竞争建立起来的知名度有助于商品的销售。

11.请名人作广告,合理利用名人效应。

12.吸引普通人的欲望。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赞助各种体育比赛,从相扑到足球,也赞助音乐会等。

13.吸引住年轻人。在体育和音乐会上的广告宣传主要是吸引青少年。如果在年轻人中树立了信誉,那就获得了长期的消费市场。1894年,可口可乐的明信片上就印着3个身穿海军制服的五岁男孩,口里叫着:“我们要喝可口可乐”。

14.要入乡随俗。多年来,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各地培养了一大批有头脑、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经理。

15.要遵守法律。虽然可口可乐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分销商在过去有行贿和回扣之嫌,但总的来说,公司的形象是清白的。他们认为:一般的违法行为不仅不能使公司获利,反而有损这个庞大的跨国公司声誉,得不偿失。

16.利用有影响的人物进行产品宣传。

17.要有耐心但要果断。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深知,总有一天他们要在世界各地销售其产品。目前所销售的国家达195个,因此实现其夙愿只是时间问题。战争、饥荒和政治事件都会带来暂时的困难,但前途是光明的,他们将始终坚持努力,时刻准备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

18.信守戒律。

19.灵活善变。伍德鲁夫总爱说,“世界属于奋发进取的人”。

20.不要用保护性和消极的广告。

21.必要时扩大经营。

22.注意最低利润。

23.要威吓雇员。这句话听起来有点过分,但可口可乐的历任总裁都赞成相互尊敬和敬畏的气氛。

24.从公司内部提拔管理人员。可口可乐公司中最好的管理人员无一例外都是一步步提升上来的,其中包括公司委员会的成员。为了培养职员的管理才能,公司建立了一个特殊训练车间,参加训练的人员在装配线上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病。

25.每个广告都要达到一定的目的。

26.合理使用现金。

27.举办合资企业。

28.放眼全球,始于足下。可口可乐的总裁们都争着把这一短语据为己有。

29.追求神奇的效果。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南非,公司为提高黑人生活条件设立了一千万美元的“平等机会基金”,同时,在美国的可口可乐基金会正在资助有创新意义的教育和环境保护等项目。